专题报道

第三期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第二批海外实践团赴法开展活动

7月17日,第三期国际新闻传播硕士暑期海外教学实践团第二批师生抵达法国巴黎。新闻传播学部党委书记胡芳、电视学院副院长曾祥敏带领22名新闻传播学部研究生开始专业学习、媒体参访、革命历史回溯、知名记者与校友专访、主题创作训练、主题社会调研等多层次的实践参访活动。中宣部、六大媒体及中国传媒大学为此次实践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使得学生此次境外学习调研活动得以多维度的拓宽,以帮助学员从学习向实践、从理论到前沿过度,亲临跨文化传播一线,提升自身国际新闻传播能力,不断地向前,靠近新闻传播的前线。


倾听前线实战经验

实践团在巴黎高等记者学院接受主题为"重大事件报道"的专业课程学习。主讲者罗寿(Phillippe Rochot),曾获得法国新闻界最高荣誉“阿尔伯特·伦敦奖”,这一奖项也被誉为"法国普利策奖"。在长达40年的新闻记者生涯中,他曾驻中国6年,参加过"非典"报道;也曾深入中东地区进行战地报道,期间徒步500公里进入加沙地区,甚至被黎巴嫩真主党以人质身份囚禁四个月。

罗寿以亲身险历为线索,通过展现大量的突发事件及战争报道类视频及新闻资料,为学员带来了丰富的战争、灾难报道经验。罗寿以艰险的战争报道作为切入点,通过特殊的环境向一般性新闻报道推进,让学员明白作为记者在报道一线必须具备"勇"与"谋"。

在课程教授之外,罗寿先生要求团员进行实战模拟练习,以利比亚战争、巴以冲突等真实事件为背景,设置报道议题,给予学生一个成为"战地记者"、"突发事件记者"报道的机会,并通过自身的实战经验判断学生的表现并给予反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罗寿将用更丰富的重大事件报道实例,在现场报道、新闻伦理以及涉华报道等方面展开更详尽的阐述,与同学们进行进一步的交流。


眼观后方大编辑部

实践团将参访中新社欧洲记者站、凤凰卫视欧洲新闻中心、《欧洲时报》等媒体机构。在法国影响力最大的华文报纸《欧洲时报》总部,通过与社长张晓贝、副社长钟诚及采访部主任黄冠杰先生的交流,学生们了解到《欧洲时报》作为一家华文法媒,在报刊经营与管理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常规性与特殊性,如选题范围、版面设置、记者站分布以及媒体间合作等。学生通过参访了解到民间媒体生存现实及传统报业的新媒体时代的转型。

在凤凰卫视欧洲新闻中心,站长徐林平,以及刚刚从荷兰阿姆斯特丹报道了乌克兰坠机事件返回巴黎的驻法记者李萌薇,为大家带来了最时新的国际新闻前线实践经验。在她的办公桌下,行李箱、运动鞋以及其他设备一字排开,让同学们真切感觉到新闻记者时刻准备、随时出发的状态。


动手亲行专业实践

实践团在法国展开了一系列的专业创作与训练。例如制作"中传情、中国梦——中传人在欧洲"短片以及专刊,献给即将迎来建校60周年华诞的母校。进行知名驻外记者访谈,捕捉驻外记者风采,记录驻外报道经验。在主题采访的专业实践过程中,团员不断践行学习到的优秀报道经验。

在影像创作训练之外,实践团成员还进行了社会调研活动。实践团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中国美食纪录片在法跨文化传播"、"法国时尚精品对跨文化传播的推动力研究"以及"'华二代'的法兰西生活"等主题调研。为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地深入法国普通民众的生活,团员努力利用各种机会与当地人接触,开展调研。即便在外用餐时,团员们也不忘记选择合适的时机,对餐厅中其他用餐的顾客进行采访,累积调研数据与资料。

团员们还尝试了影像调查的社会调研新形式,完成了"法国的年轻人"、"生活在法国的中国人"等影像调研。其中,《纹身》和《巴黎圣母院》等作品因切入点细致新颖及其较强的故事性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而这些都为随后将要接受的图片摄影培训做了准备。授课将是《费加罗报》资深图片摄影记者以及新华影廊总监陈立群。


靠近前线新闻记者,走入媒体运作前线,亲临专业实践前线,实践团"朝七晚十一"的充实学习与生活正有条不紊地继续进行着。在接下来的两周中,同学们专业学习、采访拍摄以及调查研究的步伐不会停止,开赴二战名城卡昂、蒙塔日以及诺曼底等地的红色之旅即将展开,并将进行《红色之旅》专题系列片的拍摄。

(文:王嘉婧、曹楚 图:林宇孛)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