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最新更新

特稿: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我校校友李森专访

来源:新闻中心    2014-11-19   作者: 浏览量:1491

编者按:11月7日下午,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在京西宾馆举行,我校校友梁建增、李森因在本职岗位坚守职业理想、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喜获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会后,我校新闻中心记者与李森取得了联系,并进行了电话采访。

 

李森:现任西藏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1990-1994在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新闻学专业学习,199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西藏电视台工作至今,他参与采制的多篇报道获得了西藏自治区及全国好新闻评选的各类奖项。大型系列报道《西藏辉煌四十年》获得2005-2006年度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优秀消息奖、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全区电视好新闻特别奖;大型系列报道《走遍西藏看变化》获得2011年至2012年度全区好新闻特等奖;专题新闻《跨越梦想 通达四海》获得2005年度全区电视好新闻一等奖;新闻特写《深情系雪域 同心谋跨越——胡锦涛总书记参加西藏代表团审议侧记》获得2010年度全区电视好新闻特等奖;《党的十七大特别报道〈直通北京〉——昂首阔步迈向新征程》获得2008年度全区电视好新闻特别奖。


记者:当您得知自己获得了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后,感想如何?

李森:这是一个很大的荣誉。我觉得能够获得这个荣誉,是西藏造就了我。一是因为长期在西藏这么一个特殊的地方、艰苦的地方工作,作为西藏新闻界的代表参加评选,恐怕会在评委那获得比内地同行更多评委分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西藏工作非常锻炼人,西藏,地域辽阔、山高路远、条件艰苦……做同样一条新闻,付出比在内地要多得多,仅就时间成本来说,去一个采访地点,赶路一两天是很常见的事,攀山越岭的跑路,风险也比较高,再加上高原的缺氧环境,要有更多的付出、更大的毅力和执着的职业追求,才能反映出西藏的发展变迁和各族群众的新生活。正是在西藏,我从一个青涩的学子成长为了一个走遍了城市和乡村的记者,不断从这片厚重的土地汲取营养,随着角色的转变,策划组织我们的编辑记者采制方方面面的报道,从点点滴滴报道反映它的新面貌。作为一个广院人,要特别地感谢一下母校,自己也正是在这里走出了人生职业规划的第一步。每当收到校友们的祝贺时,我总是想:广院人才辈出,我只是其中平凡一员,长江韬奋奖也好,其它各种奖项荣誉也好,校友中有许许多多可以、应该获得,我的获奖只是一种机缘巧合而已。

记者:说到广院,您当初为什么会选择报考广院的新闻专业呢?

李森:在我初三的时候,大学的招生计划都是登在报纸上的,当时距离考大学还有三年呢,但我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寻找广播学院,立下志向要考取它,将来一定要当记者。这里面的原因,一个是自己对记者这个职业那时就心生向往,另一个则是因为家里的兄长曾经报考却失之交臂。高考那年,填报了新闻学和电视新闻两个专业,当然后来才知道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系。那时,我是一听说广播学院就跃跃一试,甚至还参加了播音系招考的初试、复试和录制录像带。但是不好意思的是,我这样一个志在广院的人,在校时学习可不是很好,甚至为此还有一点点自卑,但我确实是一个热爱新闻的人、做新闻的感觉不错之人。

记者:您在广院学习期间,哪位老师给您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

李森:广院的老师辛勤浇灌一批批懵懵懂懂的学子,让我和一茬茬广院学生受益终生。像曹璐老师是我们当时的系主任,一个非常慈祥的老太太,教通讯写作功底深厚。前不久见到我们的班主任哈艳秋老师,如今已是华发丛生,而当年她还人在中年,善良纯朴的她是那样精心地照顾着我们的成长,对我们边疆来的同学还更多一份关心。还有胡正荣老师,当年他已是年青一辈教师中的佼佼者,从他这样的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当年广院的未来,如今的风华正茂。 

记者:您毕业后为什么会选择回到家乡工作,工作中最让您难忘的报道经历是什么?

李森:当时还在计划经济时代,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是必须回去的,因此我当时也必须回去,后来虽然也有机会回北京发展,但是我还是决定留在了西藏电视台。令我印象深刻的报道经历,是200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报道那次,那时我还是一名普通记者。当时台里准备做一个反映发展成就的大型系列报道,台里开会研究,有点意外地让我来牵头。当时,我和摄像一组,又另外挑了两组,三组记者经过两个月的调研构思,形成方案后,分头前往西藏的七个地市。我既做自己这组的节目,也要随时把控其它两组的采制进程和质量。历经三个多月的采制后,推出了四十集大型系列报道《西藏辉煌四十年》,一天不落地在《西藏新闻联播》中进行了播出。令我自豪的是,这个系列报道把西藏电视台当时的成就性报道、主题报道,从内容到形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记者:如今您在西藏电视台既担任新闻管理者,又是记者,您怎么看待这两个角色?

李森:我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年,前十年做记者,主要在外面跑;后十年做编审,主要坐在单位里。实际上,这两个角色是一体的,没有当记者的经历,就当不好编审。无论跑在外,还是坐在屋里,做新闻的都需要激情,都需要对事物的敏锐,还得不怕付出,有强烈的事业心、荣誉感。没有腿勤、脑勤和手勤,好新闻好节目是不会自己聚拢到身边的。做新闻最怕应付,如果不是心中的力量使然,而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这样的记者只会是一个工艺有差异的匠人,而不会成为正在发生的历史的记录者。

记者:那您是怎么样让自己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仍然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呢?

李森:其实你只要热爱就不需要去保持它,如果你要刻意去保持它,就说明你可能已经不热爱它了。虽然我为此付出了很多,但是这并不需要用什么去唤起我对它的热情,因为我就是热爱它。我在单位里这么多年,我的同事说我对节目要求苛刻,追求完美主义。当每天坐在这个岗位上,面对节目的时候,自然就会关注今天的新闻播什么,今天的新闻好不好看,所有的喜怒哀乐都是因为这些,当节目不好的时候就会很上火。我们西藏电视台人少一些,我有时也会干一些似乎不像台领导干的事,可能有时候是个编辑,有时候是个记者。有时遇到我们节目缺什么的时候,就直接自己拿来干,下了班晚上还在干,就是为了保证第二天的新闻能够更好一点。没有热爱我为什么要这样呢,下班就休息得了,还给自己找事干。

记者:听说学校在西藏电视台建立了实习基地,去那边实习的学生情况怎么样?

李森:我们台有很多广院的实习生,尤其是去年我们建立了广院实习基地,已经开始形成惯例了。在西藏电视台包括台领导、中层干部,很多都是广院的毕业生,而且全是“个顶个”的骨干。如果能有更多的广院学生选择来我们这里工作,我们的节目水平会更高。当然来西藏工作确实需要好好考虑,尤其是离家远、缺氧环境等一系列问题,但只要广院的学生想来西藏电视台,我们肯定是张开臂膀欢迎。

记者:今年是母校建校六十周年,您有什么话想对母校以及师弟师妹们说的吗?

李森:我觉得广院的荣光就是我们的荣光。广院的发展势头已然很强劲,事实上已达到了中国传媒教育领域的排头兵,我们也期待广院在全世界能有越来越大的影响,这是可以看到的未来,这也是我们对广院的祝福和期待。对于你们这些新广院人,现在应该叫中传人了吧,你们今天和我们当时的情况已经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学新闻,需要把眼光放得更远,因为大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工作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你只会拿一支录音笔、扛着一台摄像机,那么未来的天地一定会小得多。如今的中传人需要掌握更多新媒体时代所需的技能,这样才会更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才能把从广院人到中传人、从今天到明天的接力棒薪火相传。

(新闻中心记者:许越、武楠 编辑:裴鸣)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