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旧版入口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5-02-20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团在2024年北京大学生音乐节中喜获佳绩
近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2024年北京大学生音乐节评审结果,中国传媒大学报送的6个节目全部荣获金奖,7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1名教师获得优秀指挥奖。此次音乐节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主办,中国音乐学院、北京市少年宫承办,共收到来自51所高校报送的202个节目。音乐节以“‘京’彩之音,青春之歌”为主题,旨在整合北京高校和社会各类美育资源为大学生搭建艺术舞台,为各高校提供展示和交流美育成果的平台。北京大学生音乐节分为器乐和声乐两大类别。中国传媒大学报送了器乐作品《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莫扎特D大调第二十一号弦乐四重奏第四乐章K.575》和民乐重奏《望岳》,声乐作品混声合唱《敖包相会》《Danza!》和表演唱《嘎玖达惹》《费加罗的婚礼选段:请听我们说,公正的先生》。报送作品简介作品名称:《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演奏:中传青年爱乐乐团指导教师:俞锫、李巍、解阗瑞获得奖项:金奖作品介绍: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完成于1885年,是他四部交响曲中最伟大的一部。第四乐章采用变奏曲式,是整部作品的高潮和总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充分体现了勃拉姆斯对古典音乐风格的
2025-02-19
《现代传播》获评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优秀”等级
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对近200家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进行考核,并发布202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考核情况通报,《现代传播》被评为“优秀”等级。其中,获得“优秀”等级期刊数量占资助期刊总量的10%~20%。从2018年至今,《现代传播》已4次获得“优秀”等级。为践行期刊高质量发展理念,《现代传播》通过2022年改版等举措,不断提升发文的理论性、思辨性、格局性以及整体办刊品质。2024年,《现代传播》策划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栏”“‘七一’特稿”“学习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精神专稿”等专栏、专稿,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贯彻,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积极主动且有效地探索。相继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发布的《全国高校社科核心期刊概览(2023)》中入选“权威期刊”,在“哲学社会科学期刊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期刊使命”大会上,入选首批“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主编隋岩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主编。截至2024年,《现代传播》总引用次数
2025-02-17
“沿着斯诺的足迹——全球青年双语主持主播美丽中国·延安行”活动举行
(通讯员 李方妮)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与延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沿着斯诺的足迹——全球青年双语主持主播美丽中国•延安行”活动举行。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柴剑平带领来自全球十多个国家的20余名优秀青年学子赴延安开展采风创作与交流。 此次活动以“红色延安”“鼓舞延安”“多彩延安”三重维度为引领,在斯诺诞辰120周年之际,全球Z世代双语主持主播们沿着斯诺当年的延安足迹前行,感受这片热土上的红色文化与精神底蕴,用全球青年的视角与多语种表达方式展现他们在国际传播中的创新能力与责任担当。活动中,中外青年学子走进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新闻纪念馆、延安博物馆、安塞文化历史博物馆等地追寻红色足迹;深入体验安塞腰鼓、陕北秧歌和剪纸艺术等非遗文化,感受陕北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走进甘泉大峡谷领略自然奇幻景观,发掘不一样的延安印象。此外,中外学子还组成国际青年联盟队与志丹少年足球队展开了一场友谊赛,以足球为纽带,促进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中外青年学子参观完延安革命纪念馆后合影留念,通过参观学习革命
2025-02-07
“京”彩绽放:北京文化主题活动在伦敦举行
(通讯员隋欣 李方妮)2月1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和亚洲传媒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和英国国际教育机构协办的“京”彩绽放——英国北京文化主题活动(Fantastic Beijing Fair)在英国伦敦开幕。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画研究院博士班师生精心创作的35幅书画作品惊艳亮相,从水墨丹青到篆刻楹联,每一笔都凝聚着师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表达,向世界展现了中华美学的独特韵味。同步展出的《这里是北京》《北京中轴线》《舞动北京》等视频影像资料,展示了古老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北京形象,再现了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辉煌盛景。活动设置了北京特色文创体验区,红灯笼、中国结、“福”字剪纸等年俗元素让现场年味浓郁,吸引众多家庭参与互动。一位英国观众表示:“这些展品让我更直观地理解了春节的文化内涵,中国传媒大学的创意令人赞叹!”依托我校在智能融媒体领域的学科优势,活动同步上线“云展厅”平台,通过高清展品影像、多语导览视频和深度文化解读,为英国及欧洲其他地区的观众提供沉浸式观展体验。本次活动通过艺术展览、数字传播、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成功搭建起中英文化沟通的桥
2025-01-28
做好“文旅体推荐官”—— 中国传媒大学研学实践团红色兴安边关行
(通讯员 郑文锋)1月23日至27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兴安职业技术学院40余名师生组成研学实践团深入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和阿尔山市,参加主题为“迎风踏雪走边关 我为祖国来站岗”的研学活动,通过红色教育、生态环境考察、文化体验、创意创作等形式,宣传推介当地文旅发展的同时加强专业实践学习。研学伊始,兴安盟文旅体局授予中国传媒大学、北京林业大学近30名师生“兴安盟文旅体推荐官”称号,鼓励他们通过实地考察祖国北疆壮丽风光,体验独特的蒙古族风情民俗,大胆开展专业实践和创作,通过新媒体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兴安盟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研学活动包括自然探索行动、文化体验行动、红色研学行动三个部分内容。师生们走进不冻河、雾凇、蓝房子等景区,以自然美景为内容开展影像作品创作;在归流河生态公园、雪村、泰康艺术中心等地体验民俗文化活动,开展雪地跳舞和传统舞蹈的学习与互动,感受蒙古族独特的文化艺术气息。在中蒙边境阿尔山口岸,师生们零距离体验了戍边生活。在边防官兵的带领下,他们登上哨所,了解边防战士们严寒中站岗的日常,感受军人的坚守与奉献。在三角山哨所的相思树下,大家聆听感人肺腑的戍
2025-01-28
乘风起 再出发|中国传媒大学2025年新春贺词
日月其迈,征途如虹;大道如砥,奋斗以成。值此岁序更迭之际,我们谨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向全体师生员工、离退休同志、海内外校友,以及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新春祝福!刚刚过去的甲辰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学校发展史上载入史册、难以忘怀的一年!在学校建校70周年之际,我们满怀崇敬与期待,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在庆祝大会现场,怀进鹏部长宣读了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并发表讲话。那一刻,天下中传人无比激动、无比自豪!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至高荣誉,更是千钧重托。我们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把学校办学定位拓展升级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教育重镇”,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回应总书记的关心关怀,回答好“强国建设、中传有为”的时代命题。2024年,在与祖国同心、与历史同框、与未来同向的奋进征途上,我们共同见证了建校以来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一起经历了不少鼓舞人心的时刻,留下了很多难以忘怀的回忆。▲ 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庆祝大会▲ 中国传媒大学建校70周年文艺晚会▲ 中越新闻传播高等教育对话会▲ 人类命运共同体海外研究中心揭牌▲
2025-01-27
我校代表团参加清迈大学校庆学术活动
(通讯员 王文渊 摄影 袁冶)1月23日至1月24日,应泰国清迈大学的邀请,杨懿副校长带团参加了该校建校60周年学术交流活动。1月23日,杨懿在与清迈大学副校长Ekkachai Mahaek会见时谈到,自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率团访问清迈大学以来,两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得以深化。双方在传播学、动漫与数字艺术、信息工程等学科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合作共识,并积极推动各个项目的落实工作。杨懿说,清迈大学是中国传媒大学重要的东盟国家合作高校。两校的学科设置与国际化办学理念有很大的对接空间。期待在区域国别研究、联合艺术创作、师生交流等方面全面加强合作。Ekkachai Mahaek对我校代表团参加清迈大学60周年校庆活动表示感谢。他说,去年清迈大学大学代表团参加了学校70周年校庆活动,见证了中国传媒大学70年办学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期待着两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1月24日,杨懿一行与清迈大学大众传媒学院进行了交流。他说,按照两校间的合作计划,双方将通过开展纪录片联合创作、学生暑期班交流和联合科研等项目,推动两校间的学术合作与中泰两国人文交流。清迈大学大众传媒学院院长Sup
2025-01-22
校领导带队慰问坚守岗位职工和留校学生
(记者 摄影 申皓文)1月22日,正值北方农历小年。受学校党委和廖祥忠书记委托,校长张树庭、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副校长杨懿、校长助理金炜看望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在服务保障岗位的一线职工和留校过节的学生代表,为他们送上诚挚问候和新春祝福。校领导一行先后走访了中蓝学生公寓、立德楼、西配电室、维修部、留学生公寓、校医院和北苑餐厅等地,看望在岗职工和留校学生,并送上“新春暖心礼包”。在中蓝学生公寓,张树庭校长等校领导与同学们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叮嘱他们要劳逸结合、注意安全,并预祝同学们度过一个欢乐、充实的春节和寒假。在立德楼、西配电室和维修部,校领导详细询问了春节、寒假期间校园水、电、气、暖等各项服务保障情况,并向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在留学生公寓,校领导向留学生代表致以新春祝福,鼓励他们利用假期走出校门,亲身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氛围,做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使者。在保安和保洁队、校医院及北苑餐厅,校领导详细了解了假期安保、保洁、医护及餐饮保障情况,充分肯定了在岗职工恪尽职守、担当奉献的敬业精神。走访慰问期间,校领导要求各职能部门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北京市和学校党委各项工作要
2025-01-22
廖祥忠、张树庭率队赴海南国际学院谋划2025重点工作与“十五五”战略定位
风正潮涌千帆竞,蓄势聚能谋新篇。1月13日至16日,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校长张树庭率队赴海南国际学院研究布局学校未来工作,围绕应对AI冲顶挑战、“一体两翼”结构布局、数字智理迭代升级、“国际一流”奋进发力等战略方向,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对2025年和“十五五”期间的发展目标、重点工作进行前瞻谋划与部署。党委书记廖祥忠,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党委副书记蔺海波、张绍华,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李新军、王晖、杨懿、柴剑平分别在海南、北京两地会场出席会议。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校长助理金炜,校务委员会执行主任张根兴等参与研讨。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从规划定位、规划体系和落地机制三个方面,汇报学校“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方案;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科学研究处、信息化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校园建设处、海南国际学院等部门单位,聚焦AI赋能教学科研改革、雄安校区校园规划、海南国际学院机制创新、大学智理体系构建、“国际一流”发展路径等关键领域,在总结成绩和经验、明确问题与瓶颈的基础上,着重汇报“十五五”期间的工作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举措。柴剑平紧扣2025年学校人工智能行
2025-01-22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团一行来中国传媒大学考察调研
1月18日下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来中国传媒大学考察调研。中国视协主席阎晓明,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闫少非,中国视协副主席范宗钗、刘江、余俊生、林永健、胡智锋、侯鸿亮、龚宇,中国视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一级巡视员高健,中国视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董涛参加调研。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中国视协副主席廖祥忠,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北京视协副主席杨懿等陪同调研。中国视协主席团成员先后前往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舆情实验室、校史馆、传媒博物馆、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等地。在国重大楼,中国视协主席团成员听取了副校长杨懿关于我校国重、国舆、国传“三国”科研平台建设情况的介绍。杨懿介绍了“三国”科研平台建设的背景,并从媒体融合传播理论成果、信息传播全链条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平台等方面汇报了“三国”科研平台服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成果及应用。国家舆情实验室执行主任、首席科学家沈浩介绍了国家舆情实验室针对国家对外宣传的重大战略需求,积极推动国际传播资源库及区域国别冲突数据库建设,在数据采集、群体特征分析、舆情分析技术以及态势分析等方面取得的丰富成果。在校史馆和传媒博物馆,中国视协主席团成员详细了解
2025-01-20
校领导带队开展寒假前校园安全大检查
(通讯员 席明 宋刚 摄影 申皓文)为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和学校党委关于寒假期间校园安全有关工作要求,全面排查各类校园安全风险隐患,确保寒假及春节期间校园安全稳定,校长张树庭,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副校长李新军,校长助理金炜带队,于1月10日组织开展了寒假前校园安全大检查。检查组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严查隐患、及时整改”的原则,先后深入4号楼、梆子井学生公寓、艺术与传播大楼、锅炉房、溢香苑餐厅、图书馆等多个学校重点区域、部位,对前期发现隐患整改情况“回头看”,重点检查在假期期间保持运行的重要区域安全情况,包括学生公寓管理、消防安全措施、食品卫生标准、生活服务保障质量以及水电气热系统的稳定运行等。重点部位检查张树庭指出,过去一学期学校安全隐患整改取得良好成效,学校各部门责任意识显著增强,规范意识明显提升,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已进入常态化、精细化阶段。他强调,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教育部党组、北京市委相关工作要求,牢牢坚持“零隐患才是真安全”的导向,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抓紧抓实校园安全工作。要将师生安全真正放
2025-01-17
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身边案例”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总结会
(通讯员 潘攀 须大为 摄影 唐源志)2025年1月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2024-2025学年秋季学期身边案例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总结会。校长张树庭、党政办公室主任朱传欣、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各教研部(室)主任、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全体教师参加本次会议。为进一步增强学校思政课育人效果,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张树庭在本学期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课程集体备课会时,对身边案例有效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思政课教学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经多轮集体备课,已完成第一批41个课堂教学设计的建设,其中28个教学设计已经应用于课堂教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次会议是对案例进课堂工作的交流与总结。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主任须大为主持。须大为介绍了身边案例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进展情况,并以一则“良言实策”为基础,以“双引号中的一个中国原则”为题进行了教学设计展示。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刘洁老师以“‘中传有我’建言献策平台应用中的民主与法治”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展示。她通过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概念,引导学生通过建言献策参与校园治理,达到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民主理念和法治意
2025-01-17
王晖副校长带队赴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王晖副校长带队赴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活动通讯(通讯员 杨莉李佳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教育部“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要求,推动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1月13日下午,王晖副校长带队赴中国广播电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简称中广国际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交流活动,并就实习就业、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座谈。中广国际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熊智辉对王晖副校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中广国际有限公司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下属的直接服务党的外宣工作的国有企业,是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国家队、主力军,长期在广播电视援外战线和海外工程领域辛勤耕耘,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上百座广播电视中心,调频、电视、中短波发射台、微信通讯系统,完成了近千项广播电视工程,同时肩负着中国海外短波基地安全播出的维护管理任务。熊智辉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校企交流能够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开展广播电视视听领域的国际传播体系和能力建设的专题研究与人才交流合作,推动双方从毕业生就业、科研合作以及继续
2025-01-17
文莱媒体代表团到访我校
(通讯员 董雨婷)1月9日上午,张树庭校长在中传学术中心会见来访的文莱首相府新闻局代理局长比斯米一行。张树庭向比斯米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国际化办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张树庭强调,中国和文莱两国之间的友好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学校愿以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为根本遵循,推动中文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继续深化两国的人文交流,打造民心相通的交流机制,为中文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比斯米首先对学校的热情接待表达了感谢,并对中国传媒大学70年来在传媒教育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表示敬佩。比斯米指出,文莱媒体致力于培养紧跟时代和掌握前沿科技知识的专业人才,希望未来能够学习我校在人工智能与传媒教育领域融合发展的先进经验,并在新闻人才培训及人文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比斯米还邀请中国传媒大学参加2027年文莱元首任职60周年庆典。会见前,比斯米一行参观了我校校史馆和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参加座谈的还有文莱《星洲日报》《诗华日报》和《联合日报》的随行记者。学校中外记者交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红宇、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东盟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典林、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王文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35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883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