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师生
融合门户
校外VPN
校园邮箱
OA办公平台
校外用户
考生
校友
访客
应聘者
旧版入口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首页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校长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副校长
校长助理
党委常委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数据中传
汇总标题
汇总大图
数据汇总
中传新闻
学院部门
党群职能部门
行政职能部门
直(附)属单位
教学科研单位
校园生活
信息化服务
设备仪器场馆预约
后勤服务
电话黄页
校历
校医院
心港湾
图书馆
人才培养
本科生教育
专业建设
教学成果奖
课程教学
实践教育
教学名师
通识教育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管理服务
规章制度
电子成绩单
学位论文编写规则
学生选课
师资队伍
学历继续教育
国际传媒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MBA人才培养
培训教育
白杨课堂
科学研究
科研学术简介
学术委员会
科研机构
国家级科研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其他高级别科研机构
校级科研战略机构
校级科研协作机构
校级科研创新机构
院级科研机构
学术期刊
科学研究处
科研学术
招生就业
本科招生
研究生招生
培训教育招生
学历继续教育招生
国际传媒教育学院招生
国际预科招生
国际学生招生
MBA招生
MPA招生
职业教育国际(预科)招生
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合作交流
国际交流
国内合作
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
教育发展中心
教育服务中心
旧版备份
首页
旧版备份
最新更新
白杨首页
学校概况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招生就业
公共服务
人才招聘
培训信息
数字办公
新闻资讯
精品佳作
学术聚萃
学生部落
中传人物
VR校园
中传史苑
高校电视联播
大图切换
校园生活平台
专题
视频
传媒讲堂
最新更新
白杨网
招生信息
办公平台
就业信息
手机大图
视频测试
首页视频
首页视频1
专题建站
增量测试
2023
中传新闻
2025-03-20
密西根州立大学副教务长一行访问中国传媒大学
(通讯员 胡庭瑜)3月14日,密西根州立大学招生与学术事务副教务长戴夫·威瑟斯庞、副教务长兼国际研究与项目院长泰特斯·阿沃库塞、中国项目办公室主任吴新宇一行访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李新军会见代表团,并就两校合作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国际传媒教育学院院长金雪涛、广告学院党委书记陈江华、海南国际学副院长尤秀、许天缘参加本次座谈会。李新军对密西根州立大学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密西根州立大学是世界顶尖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之一,与中国传媒大学在传媒、数字技术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共同推进的新媒体专业硕士项目已准备启动招生,这一项目将充分发挥两校的学科优势,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高水平传媒人才。他高度评价了双方的密切互动,特别是MSU代表团于2023年9月访问海南国际学院,为推动合作落地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双方将重点在多层次学术交流、联合科研、国际学分互认、跨文化合作等领域深化战略协同,助力中美高校教育合作和人文交流。戴夫·威瑟斯庞副教务长在发言中表达了对CUC的衷心感谢。他表示,密西根州立大学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并期待在未来的合作中进一步拓展本科
2025-03-20
喜报 | 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中荣获佳绩
3月16日,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创新实践能力赛)暨第二届“长城杯”铁人三项赛(防护赛)(以下简称大赛)半决赛在天津、浙江、广东、四川和陕西五大赛区同步举办。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黄玮副教授指导的两支学生队伍代表学校出征天津赛区,历经激烈比拼,分别斩获二等奖和三等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本届大赛面向全国高等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开展,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办赛模式,赛程分为线上初赛、半决赛和总决赛三个阶段。全国范围内设置的五个分赛区,为各区域高校参赛团队提供了展示平台。各团队需通过分赛区半决赛角逐,才有机会晋级大赛决赛。大赛初赛阶段吸引了来自国内865所高校的4240支队伍,共计14145名学生踊跃参与,覆盖全国33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经过紧张的线上选拔,最终500支战队成功晋级半决赛。我院共派出6支队伍参加初赛,最终有两支队伍在激烈竞争中突围并晋级半决赛。大赛半决赛采用实战化的攻防对抗(AWDP)与综合渗透(ISW)双赛道设计,突出以赛促学、以赛育才,致力于推动高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选拔具备创新能力和技术韧性的高精尖人才,为筑牢网络强国人才基石注
2025-03-20
《超高清轻量化云制播和智能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 获评2024年度北京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支持资金奖励项目
(通讯员 刘明君)近日,中国传媒大学《超高清轻量化云制播和智能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获评“2024年度北京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支持资金奖励项目”,并与北京市广播电视局签订了该奖励项目(超高清视听技术创新应用方向)协议书。围绕云化、软件化的超高清轻量化制作需求,中国传媒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智能视音频技术团队与合作单位北京阳光云视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人工智能+”视听节目制播和内容服务的核心算法研发和关键技术突破,项目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及业态/模式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有效提升了超高清内容制播与视听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不仅惠及广电还适用于文化、教育等多领域,有力促进了整个视听产业链的创新和进步。北京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支持资金奖励项目旨在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全面推进北京市超高清视听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本次评选经材料初审、技术评测、现场评测、专业评测、查重比对和综合评审,最终7个方向共159个项目入选,其中超高清视听技术创新应用方向22个项目入选。
2025-03-20
学校召开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暨统一战线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座谈会
(通讯员 吴怡 叶菁 摄影 王澍哲)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凝心聚力助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3月14日,学校召开党外人士情况通报会暨统一战线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座谈会。学校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及统战团体负责人、政协委员等党外人士代表及审计处处长王德平、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张冬梅参加会议。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蔺海波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叶菁主持。蔺海波充分肯定了学校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广大党外人士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提升学校美誉度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代表学校党委对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统战团体提出四点希望和要求: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将两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二是要发挥专业优势,提高履职水平,在凝心聚力服务大局上发挥更大作用;三是要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激发党派团体组织活力;四是要立足岗位、严守师德师风,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共同推动学校创新发展。王德平通报了学校审计工作,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接受教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整改落实情况,重点介绍学校内部审计的开展状况,明晰了学校审计工作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2025-03-18
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校长一行来访我校
(通讯员 张佩佩 摄影 申皓文)3月14日上午,张树庭校长会见了来访的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校长安德烈·卡罗尔一行。张树庭对卡罗尔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国际化办学情况。张树庭表示,我校于2002年开始设立俄语专业,并长期致力于推动在高等教育和人文交流等领域的合作。期待贵我双方以今天作为新的起点,在信息传播、经济学、信息技术等学科背景下,通过学生交流交换、区域国别传播研究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张树庭对卡罗尔共建两校文化交流中心的建议表示认同。他说,在传媒高等教育国际联盟框架下,共建两校文化交流中心将助力深化双方的合作内涵,提升合作质量,推动两校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为中白友谊和互利合作谱写崭新篇章。卡罗尔校长详细介绍了白俄罗斯国立大学的办学状况,以及在航空航天、纳米技术和医学研究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他说,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当前的办学发展重点之一是加强信息传播教育的国际合作。除新闻传播学之外,两校在经济学、信息通信和艺术学等领域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卡罗尔表示,以学生联合培养为基础,期待双方进一步推动人员友好往来与交流,为两国的文化和人文交流作出积极贡献。会谈结束后双方签署了
2025-03-18
北京高校国际传播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
3月13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和北京市教委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承办的“北京高校国际传播工作部署会暨能力提升培训班”在中国传媒大学落幕。来自北京各高校的139位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与了培训,为期三天的理论研修与实践探索,为新时代高校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注入新动能。本次培训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要求,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进一步提升北京高校在国际传播领域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中宣部原部务会成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 中国传媒大学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姬德强▲ 中国传媒大学区域国别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周亭▲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舆情实验室首席科学家沈浩▲ 北京市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徐和建▲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院长,国防部新闻局原局长、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培训班立足全球传播格局变革前沿,邀请六位国际传播领域的专家学者,通过专题讲座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展开授课。培训期间,学员
2025-03-18
中国传媒大学与中国音乐学院深化课程互选与学分互认
2025年春季学期,我校与中国音乐学院持续深化合作,通过课程互选与学分互认机制,有效推动跨学科教育资源共享。本学期,两校共开放31门优质课程,涵盖科技、人文、艺术等领域,包括我校开放的《人工智能助力本科学位论文写作》《艺术与审美哲学》《大众传媒与国际传播实务》等19门通识课程以及中国音乐学院开放的《德奥艺术歌曲解析》《世界音乐文明史》《现代键盘即兴和声》等12门特色专业课程,共45名学生参与跨校学习。自2024年春季学期开始,我校与中国音乐学院之间的跨校选课已持续开展3个学期,学生学习成效显著。中国音乐学院安同学在《逻辑思维》课程中,以音乐中的“对称性”解析逻辑结构,获得任课教师“视角新颖、思维严谨”的高度评价;选修《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喻同学表示:“科技与艺术的融合,激发了我对音乐产业未来发展潜力的深刻思考和创新灵感”。中国音乐学院学生在我校课堂上的展示和课堂笔记中国传媒大学徐同学、陈同学在《爵士钢琴演奏1》课上完成原创即兴作品,直言“老师的个性化指导让我突破了创作瓶颈”;刘同学通过《电子音乐1》课程掌握了专业音乐制作技巧,直言“该课程为我的动画配乐创作打开了新思路”。同学们普遍反馈
2025-03-16
学校召开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推进会
为进一步落实学校春季工作会精神要求,推进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确保自评工作顺利开展,3月6日,审核评估工作推进会于中传学术中心V05会议室召开。会议分上午、下午两场,上午主要面向学院,下午主要面向相关职能部门。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树庭,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守训,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懿,教学质量评估与督导处以及本科生院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除此之外,参加上午会议的还有学院主要领导及分管本科教学工作的副院长;参加下午会议的还有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相关工作分管副职。会议由教育质量评估与督导处处长张涛主持。在上午的会议中,张涛介绍了学校迎评工作总体计划与本学期学院自评工作安排,对此次审核评估的关键节点、评估流程以及自评工作的具体要求等方面做了说明。本科生院副院长丁舒珊从课程教学材料管理、考试工作管理与试卷存档要求、论文和毕业设计管理等方面入手,对教学运行管理规范化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下午的会议中,张涛向各职能部门介绍了学校迎评工作总体规划和本学期重点工作,进一步梳理了各专项小组在迎评工作中的主要任务,着重讲解了自评报告的总体撰写要求和各部分的写作要点。杨懿对于“第一类审核评估
2025-03-14
中传学生主创作品在MIT AI Filmmaking Hackathon大赛中获最佳叙事奖
近日,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学生主创的AI短片《电火花之舞》(Dance of E-spark)在麻省理工学院举办的MIT AI Filmmaking Hackathon大赛中获最佳叙事奖(Best Narrative Award )。该作品由2022级电影专业硕士研究生杨力鉴、2023级广播电视艺术学(数字影像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宜霏、2023级电影专业硕士研究生孙千惠、2024级美术与书法(演出美术创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罗子萌、2024级摄影专业本科生梁泳琪共同创作。本片也是中国传媒大学未来影像研究中心与MiniMax海螺AI影像创作工作坊创作作品,影片中的动态影像由海螺AI独家生成。▲ 《电火花之舞》(Dance of E-spark)影片海报 大赛简介 麻省理工学院电影创作者协会(MIT Filmmakers Association)举办的年度人工智能电影制作黑客马拉松大赛(MIT AI for Filmmaking
2025-03-14
2024年“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网络策划传播经验征集活动终评会在中传举行
(记者 李思琪 摄影 申皓文)2月27日,2024年“正能量澎湃大流量”网络策划传播经验征集活动(以下简称征集活动)终评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本次征集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中国传媒大学承办。中央网信办传播局副局长王娟,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黄仁强,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副秘书长吴定平,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网联网络传播专委会主任委员杨懿及传播领域业界、学界共12位评审专家出席活动。吴定平介绍了活动主要情况,他表示,征集活动启动以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众多优秀传播案例,经过初审、复审等环节,最终有46个优秀作品入围。杨懿对各位到场专家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本次终评会的规则。他表示,希望各位专家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认真评审每一个案例作品,从内容主题、传播效果等方面选出最具代表性和创新性的优秀案例。会议通过审阅材料、专家合议等流程,对入围的46个作品进行评议,最终评出15个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品。
2025-03-13
喜讯!中国传媒大学两位博士生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
(通讯员 战京娟)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2024年度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首批入选名单,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韩梦和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廖荣基两位博士生依托中国传媒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成功入选。此项推举工作是在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指导精神下,按照《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管理办法(试行)》、《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试点开展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的通知》和《北京市科协关于试点开展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是由中国科协于2015年10月立项的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是2024年9月首批设立的面向博士研究生的人才计划。通过研究生院评选推荐至中传科协,中传科协主席团评选推荐至北京市科协,北京市科协评审推荐至中国科协,最终经过中国科协评选产生。入选中国科协首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不仅是对两位同学个人学术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是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又一重要成果。
2025-03-12
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学生作品入围2025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
(通讯员 张若琦)3月11日,2025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World Festival of Animated Film - Animafest Zagreb)官方网站发布入围名单,我校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2021级动画专业学生王子瑜、余金泓的作品《我要开动啦》(BON APPETITE)从来自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的2024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学生影片竞赛单元(Student Film Competition)。2025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官网入围名单截图《我要开动啦》是王子瑜、余金泓在刘大宇、高薇华两位老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的联合创作课程作业,该片以亲密关系中的共生依存为主题,用羊与花分别象征男性与女性,讲述花园里一只吃草的羊被一朵独特的紫花吸引之后,在吃下紫花的同时也被紫花反向吸收,最终融合为花园一部分的超现实主义故事。 《我要开动啦》海报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创立于1972年,是当今全球历史第二悠久的动画类节展,也是同时获得奥斯卡奖与欧洲动画埃米尔奖认证的权威节展,与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加拿大渥太华国际动画节、日本广岛国际动画并称世界四大顶级动画节,旨在推动动画艺术创新,挖掘实验性作品以
2025-03-10
王晓红教授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
(通讯员 白婧妍)为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激励首都广大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经北京市妇女联合会、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选,决定授予600人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称号,授予300个单位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我校王晓红教授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并受邀参加表彰与座谈活动。据悉,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是首都女性的最高荣誉之一,五年评选一次,意在表彰在首都各个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女性。王晓红教授简介:中国传媒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两次获教育部十佳“榜样教务处长”殊荣,兼任教育部新闻传播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理事会副会长、北京市妇代会代表,执教30余年,始终躬耕教学科研一线,在教育管理、社会服务等方面多头并进,成果丰硕,为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服务北京文化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2025-03-10
机关党委召开支部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及2025年度工作会议
(通讯员 任韧 摄影 王澍哲)3月6日上午,机关党委在中传学术中心V10召开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工作会,同时传达落实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部署2025年度机关党委工作。校党委副书记张绍华,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徐红梅出席会议。机关党委书记王维家,机关党委兼职副书记张润、战琦、张琳及机关各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参加会议。会议由机关党委副书记韩伟主持。根据相关要求和工作安排,本科生院党支部、传媒教育基金会秘书处财务处信息化处党支部、档案馆(校史馆)党支部、纪监巡审党支部、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党支部、图书馆党支部、研究生院规划处党支部、科学研究处党支部等8位党支部的书记(副书记)进行了现场述职,15位机关党支部书记进行了书面述职。现场述职的党支部书记围绕履行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主线,聚焦工作主业,从强化理论武装、加强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建设、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等党建重点任务的完成情况、主要做法和特色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汇报,并深度剖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举措及年度工作计划。王维家在进行述职点评后,传达了学校春季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并从加强理论武装、建设“四强”党支部、推动党建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12391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886
跳转到
每页
14
条
上页
1
2
3
4
5
. . .
886
下页
第
/886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