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肇启,华章日新。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中国传媒大学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向全球各地的中传大家庭所有成员,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新春祝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艰难的一年,磨砺的一年,更是奋进的一年,收获的一年。中传师生、校友和所有传媒人一道,与人民心在一起,用传媒之光辉耀祖国奋进之路,让我们感到无比骄傲、无上荣光!
在疫情防控一线,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参战,奋勇出征、千里驰援,用镜头和笔头,让磅礴的中国力量光芒万丈!
在脱贫攻坚一线,你们用人民的视角观察,戴目倾耳、不遗不缺,用见证和讲述,让振兴的壮美画卷灿烂辉煌!
在国际话语一线,你们用中国的立场发声,激扬文字、聚焦真相,用事实和观点,让高效的中国之治熠熠生光!
事实证明,在这时局变迁、风云激荡的历史时刻,唯奋斗方显英雄本色。
在这里,我要致敬所有奋斗的中传人,是你们,让这所学校经纬天地、星汉灿烂!
我要致敬坚守者。
这一年,广大教师坚守岗位,立德树人,不让一门课程落下,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和同学们一道,让中传课堂无远弗届。
这一年,中传人无怨无悔、甘冒风险、默默奉献,换来我们的久别重逢,换来一张张安静的书桌,换来一个宁静、安全的校园。
这一年,我们圆满完成了学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云整理”“毕业寄”,从后勤小哥到白发先生,总有一种感情和力量让我们携手并肩。
我要致敬创新者。
这一年,我们敢为人先,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改革,推出系列与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高度契合的重大改革举措,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为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体系贡献了中传方案。
这一年,我们深入推进本科教育改革,打出一套本科教育质量提升“组合拳”,全面推出13项计划、17个实施方案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彰显中传“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育人特色。
这一年,我们继续推进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改革,在初试只考文史哲的基础上,实现全员机考,探索“考评分离”新模式,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国家组织大型考试先行先试,作出中传探索。
我要致敬奋进者。
这一年,我们全面实施科研升级行动,将综合实验楼整体改造为“国重大楼”并正式启用,建成我校历史上第一个对接未来的科研大平台和新地标,为打造面向未来的中传科研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年,我们圆满完成首轮“双一流”建设任务,受到专家组高度肯定:定位准确、目标明确,理念先进、思路清晰,举措扎实、创新迭出,成果突出、成效显著,“在同类高校中居于领先地位”。
这一年,我们扎实推进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干部队伍三支队伍建设,遴选了第三批科研青拔人才,完成了首批教学青拔人才遴选,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引进高端人才,同时为管理人才打开职业上升通道,队伍建设活力更加彰显,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唯有坚守,才能笃定而静;唯有创新,才能因时而变;唯有奋进,才能乘势而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将梦想和愿景照进现实。
这一年,我们战大疫、应大考,毫不打折,步稳蹄疾。
面对疫情,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举办了独具中传特色、广受社会好评的“云毕业典礼”。四个小时现场直播、十余个小时慢直播,致敬历史、联结未来,师长教诲、校友祝福,为每一位毕业生留下自己的专属一帧,成为凝聚和彰显中传精神的浓重一笔。
面对疫情,我们续写教学、科研、创作的“奋进之笔”。15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一流课程“双万计划”;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8项,超过此类项目的历史总和;师生创作的动画电影《姜子牙》彰显了浓厚的新学院派动画风格,获得社会和业界广泛好评。
面对疫情,我们毫不松懈,现代大学治理能力提升的探索延伸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海南国际办学取得新进展;传媒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传媒东路施工进入收尾阶段;校内办公空间进一步优化;校企、校地合作进一步落地,学校“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初步成型。
这一年,我们图其终、计于始,凝心聚力,擘画未来。
我们创新规划体系、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包括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19个分规划,以及校属各教学科研单位、实体科研机构、直附属单位的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全体师生共谋发展,使2020年成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规划绘制之年”。
我们成功召开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几代中传人济济一堂,欢声笑语、共商未来。大会全面系统总结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特别是近三年来用“奋进之笔”写就的“得意之作”,梳理过去五年学校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客观分析了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擘画了学校中长期发展蓝图,明确了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
这是一幅高远壮阔的新时代建设蓝图。学校党委将“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明确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决定实施“三步走”的总体战略,确定实现“三个跨越”发展任务。这是审时度势、顺势而为的重大决定,吹响了奋进新时代、实现新跨越的响亮号角。
这是一条行稳致远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未来五年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时期,是我校实现“三个跨越”战略任务的关键起步期。我们必须立足“两个大局”,坚持“六位一体”的办学理念,坚持“系统治理、创新驱动、交叉融合、全面发展”的发展理念,聚焦智能传媒和国际一流两大主攻方向,以高质量为标准、以一流本科教育为基础、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全面实现学校既定的战略目标。
陈宝生部长指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必然要求,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环节,是锚定2035远景目标的关键举措。
放眼2035,展望建校百年,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的图景令人振奋、催人奋进!中国传媒大学的航船正跨海越洋,传媒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大幕正稳稳拉开,我们前进的力量喷薄欲出。
这力量源于来路坚定。从地处良乡小平房的广播技术人员训练班,到蜗居真武庙灰楼的北京广播专科学校;从城东古运河畔的北京广播学院,到连接首都核心区和城市副中心的中国传媒大学,我们始终与党和国家改革发展同心同向同行。六十七年弦歌铮铮,中传的发展史,就是新中国传媒高等教育的发展史,更是中传人担纲党和国家传媒事业星火赓续、使命传承、改革创新的奋斗史。
这力量源于国家复兴。2021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里激荡,“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这里交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昂扬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全力实现“强起来”的新时代。高歌猛进、风雨兼程,转眼已是百年。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大党,千秋伟业,风华正茂。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让我们坚信,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党,必将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2021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深刻指出,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观沧海,只有大海的胸怀,才能容得下星汉的灿烂;望星空,只有星空的辉煌,才能托举起弄潮的风帆!
这个春天,我们将全面开启“十四五”规划建设,我们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坚定迈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传媒大学新征程的扎实一步。站在学校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坚信,惟有奋斗,才能绘就新时代中国传媒大学的壮丽篇章;惟有奋斗,才能照亮新时代中国传媒事业的星辰大海!2021,让我们在奋斗中祈愿我中华国泰民安,祈愿我中传星汉灿烂,祈愿每一位中传人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