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中传六十年——探索研究生教育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4-12-08浏览次数:1326文章来源:中传校研究生会期刊编辑部

摘要:中国传媒大学从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培训班——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已经走过了60个年头。这是白手起家、一波三折、艰苦创业的60年,也是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不断发展而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飞速发展的60年。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教育从1979年起步,作为全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单位之一,成长迅速,目前学校研究生教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一、研究生教育六十年回顾

(一)北京广播学院的前身(1954-1958)

1.1954年3月3日,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成立。

2.1958年9月2日,中央广播事业局直属的第一所高等专科学校——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在原广播技术训练班的基础上正式成立。

(二)北京广播学院正式创建与初期发展(1959-1965)

1959年9月7日,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成立。

北京广播学院兴办之初,院领导明确,既要学习别人的经验,又要办出自己的特色。

学校创建初期主要专业设置

(三)文革期间的北京广播学院(1966-1976)

1.1966年5月,姚文元发表《评“三家村”》的文章,广院被点名。

2.1966年7月,中央文革小组三次来广院。

3.1971年5月12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军管小组再次向中央报送《关于北京广播学院停办的请示报告》,同年7月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北京广播学院试行撤销。至此,北京广播学院完全停办。

4.1973年北京广播学院在朝阳区定福庄的现址恢复重建。

5.1973-1976年,凝聚队伍、招收工农兵学员、创办艺术专业。

(四)北京广播学院的规范与发展(1977-1992)

1.1978年3月14日,全国恢复高考后广院招收第一批新生共103名,分为77级编采、摄影、播音三个专业。

2.1979年2月12日,学院临时党委研究并给局党组请示报告:要求增设电视导演、电视编辑、广播发送、微波技术4个专业,扩大招生数量,获得批准。1979年,首次招收新闻专业研究生。

3.从1982年至1990年,学校先后新创办“国际新闻”、“政治思想教育”、“录音艺术”、“广告学”、“世界语”等16个专业(见下附表1),连同1980年前已有的11个专业共计有27个大学本科专业。

1982年-1990年主要新创办专业一览表

(五)快速发展的北京广播学院(1993-2003)

1.院系发展

•1994年全校共设13个系:新闻系、播音系、电视系、文艺系、外语系、广播电视文学系、广告系、社会科学系、无线电工程系、广播电视传输系、录音系、电视工程系、管理科学系。

•1995-2000年,相继成立八个学院。1995年3月工学院、1996年3月新闻传播学院、1996年7月播音主持学院、1996年12月电视学院、1997年6月录音艺术学院、1997年7月成人教育学院、1999年9月素质教育院、国际传播院。

•2002年,矿大东校园并入后,原北京广播学院形成校、院、系三级管理层次结构,形成17个院、42个系。

2.学科建设

·1997年申报博士授予单位;1998年获得第一批两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资格;1999年第一批博士招生;2001年获得一级学科博士点;2003年至04年在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下自主增设5个博士点;2004年国家人事部批准我校设立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1999年国家重点学科申报,2000年获批。

3.2002年“十五”“211工程”可行性报告通过教育部专家审核,项目总投资12700万元

(六)进入新世纪的中国传媒大学(2004-2014)

1.·“数字媒体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获得建设立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是“985工程”的发展和延续。

·特色专业的发展

国家重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授权一级学科点/“艺术学”升门类

·学部制改革

2.科研机构和平台

省部级科研机构和平台/校级科研机构和平台/苏州研究院、广州研究院/“2011计划”——传媒与国家软实力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3.学术期刊与出版物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现代出版/音乐传播/当代电影/三部年鉴

二、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

   中国传媒大学六十年的历程中,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等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学校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是一所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在对学科建设深入认识的基础上,研究生教育获得良好发展。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教育起步于1979年,是全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单位之一。在此后的历程中,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生教育不断开拓进取。1981年,成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1年,正式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1年,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

目前,学校研究生规模达到5240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锐意进取的精神。自正式招收研究生以来,中国传媒大学共授予硕士学位10562人,博士学位908人。

    学校研究生教育实行校、院两级管理。研究生院负责研究生招生、培养、学位、教育管理相关政策制定、监督与执行,各学院负责教学、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研究生工作部负责制定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计划,对全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状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各学院党总支具体负责研究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及学生管理工作。

(一)加强课程建设

    针对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存在的课程设置分散、知识面比较窄、基础理论比较单薄等缺点,加强基础理论课,坚持学位课程设置规范化,课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适当增加选修课,注意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拓宽了研究生的知识面;工科增设现代实验技术课,提高了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注重导师队伍建设

    学校现有的研究生指导教师有62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21人,研究生规模达到5240人。明确研究生指导教师的标准,真正把那些活跃在本学科前沿,在某一方面进行过系统研究工作、思想品行端正、治学态度严谨、教育经验丰富,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近期有科研成果的教授、副教授增列为研究生指导教师。充分利用校外人才资源,聘任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到校任职。

(三)倡导教书育人

    每年新生入学都组织导师、研究生座谈会,用导师在学术上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锲而不舍的拼搏精神、严谨治学的求是精神教育他们,使研究生入学后视野不断开阔,逐步跳出个人小圈子,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领会学业的价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新途径

    在研究生招生中实行各种形式并举、在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内容的更新、实践环节强化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实行了指导教师——硕士生的双向选择制。

    在研究生培养工作实践中发现,由于在确定师生关系之前相互之间缺乏了解,以及研究生对研究方向缺乏深入认识,常常影响培养工作顺利进行和培养质量的提高。实行指导教师——硕士生双向选择制的核心,是由研究生在对本学科导师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填报志愿,进行选择;指导教师在对研究生的学习水平、工作能力、思想表现等各方面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选择学生,在制度上确保优秀研究生能由自己比较满意的导师指导;指导教师能够选择自己比较满意的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向优秀导师方向聚集,有利于培养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培养

质量的提高。这项制度的实施,给予研究生和导师以更多的权利,对于调动师生积极性,积极参与竞争,具有推动作用。


在实行指导教师——硕士生双向选择制的基础上,在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简化学位论文答辩手续,强化学位论文评定。手续简化减轻了研究生和导师的填写负担,便于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制定了评价学位论文的具体要求,答辩委员会对学位论文进行量化评定,答辩委员当场打分给出成绩。为此,设计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成绩评定表”使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更科学、规范。

“十二五”期间,学校将继续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探索传媒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和文化传媒业发展实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输送高层次信息传播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