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点赞

发布时间:2015-03-09浏览次数:5550文章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张梦涵:学会感恩

  张梦涵,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低音提琴演奏员,11级音乐编辑专业在读。性格内外兼有,平时喜欢听音乐和看综艺节目。

赢得比赛的虽然是我们,但是最辛苦的,是在我们背后默默付出的乐团老师们。她们不仅仅要带领我们参加比赛,更要时时刻刻为我们的食宿、安全等等方面担忧。在我们结束了一天的排练后,他们还要联系相关人员,并制定一系列在异地的安排。我们的指挥洪侠老师更是牺牲了自己去国外度假、探亲的时间,提早半个月回国为我们排练。在乐团成立的几年里,洪老师看似严厉,但她的内心确是温热的。她一直都心系着乐团,为乐团放弃了很多休息的时间。每一年送走毕业生的时候,她都默默地在心里感伤,默默地为我们祝福。没有洪老师的带领和教导,我们的乐团无法像今天这样大步前进。


田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田京,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双簧管演奏员,12级音乐编辑专业在读。爱双簧管哀婉华丽的声音,更热爱这个充满欢乐与爱的交响乐团。喜欢国际象棋,看电影和史诗类大型场景游戏,尤其对其中的背景音乐着迷。

我依然记得,听说我们不属于普通组而未进复赛时大家的惊愕与不甘。

我依然记得,在李老师的努力下我们进入了专业组并依然挺进复赛时的自豪。

我依然记得,复赛那天早晨五点半起床去比赛,在车上梦到评委说奏的真棒直接第一吧,然后笑醒。

我依然记得,为了最后的冲刺我们初五就回到了北京开始排练。洪指为了这次比赛一个月的加拿大探亲假只过了一周就匆匆赶了回来,孙老师带队参加春节联欢晚会初一才回家初五就又离开了家乡。

而其实我已不记得,我们到底从开始到现在一共演奏了多少遍勃四,我竟然已经熟悉到记得每一个音哪怕它下面的表情记号。排练课间经常听到有人说嘴都已经快吹掉了。我当然也一样,一次次排练中,上嘴唇肿掉,继而咬破,继而伤口硬掉,继而失去知觉,而我们,为了大艺展,从未停止练习,为了胜利,这便是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的意志。


陈德龙:机遇与挑战并存

  陈德龙,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大提琴副首席,14级音响导演专业在读。性格开朗,喜欢热闹,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平常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拉琴、听音乐、看书、运动等等。音乐当中还是最喜欢古典音乐,希望能和有共同爱好的朋友们相互学习。喜爱的运动方式主要是健身,柔术和泰拳,希望有相同兴趣的朋友们可以一起切磋交流。

挑战是我们第一次被划分到了专业组,将与各大学学习器乐演奏的同学们同台竞技,压力着实不小;机遇是我们通过参加专业水平更高的比赛,可以进一步积累大赛经验,提高乐团整体演奏水平。当然,最后的结果也是非常不错的,通过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洪侠指挥的指导,我们最终获得了专业组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

从曲目选择上面来说,难度就很大。我们演奏的是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先从这首作品的技术层面来说,我们就遇到了不少问题,各声部都有大量的困难片段。艺术才是我们更高的追求。通过不断听经典版本的录音,分析作品所表达的时代背景和作曲家心境以及谱面上的表情记号和强弱变化,我们大体上把握住了整首作品的感情基调。 


李姗姗:音乐,用心沟通

  李姗姗,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副团长,二提琴首席,11级音乐编辑专业在读。踏实勤奋,性格随和,乐于助人,热爱小提琴演奏,多次随交响乐团参加各类大赛及演出,对待交响乐团的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曾担任第五届“动听中传”器乐大赛导演。

    音乐是沟通一切的语言。作为一名大四的在校生,能够参加这次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是我的荣幸。同时,作为学生时代的最后一次演出能在天津师范大学这样照顾周到、环境优美的校园里参加演出比赛,也是我的幸福。


高悦:成功—努力

  高悦,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二提琴演奏员,14级音乐学专业在读。5岁起学习小提琴,热爱音乐,也很享受与大家一同在舞台演奏的快乐。

    成功的道路是用努力铺成的,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付出十二分的努力和辛苦,每周9小时的排练时间也为我们的实力与水平做出了保障。作为中国传媒大学交响乐团的一员,为自己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