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时间:第二期 10.13-11.8
活动地点:故宫博物院(武英殿、延禧宫)
发布者:
故宫博物院藏有绘画53492件,法书75035件,拥有无可比拟的历代书画珍品,这其中大多数为《石渠宝笈》著录的清宫旧藏之作。
本特展分为「武英殿」及「延禧宫」两个展区,以《石渠宝笈》著录书画为主轴,详细介绍作品的流传经过、递藏经历,为研究者提供翔实、完整、全面的参考资料。另外,本次展览还将首次集中展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五位皇帝书法、绘画作品。
典藏篇——
皇室秘赏
鉴定、欣赏、装褫、铨次,共同构成古代书画的收藏传承体系。《石渠宝笈》的意义在于对古今书画的详述、慎思与细品,为后人解读经典,探究其背后的历史文化信息,提供了有益帮助。
与历代皇家书画著录相比,《石渠宝笈》具有著录数量多、品类多与孤本绝品多三重优势。昔日皇家珍藏,今朝大众共赏。此展以《石渠宝笈》体例为本,以时代为序,萃聚历代精华,使观众领略石渠整体风貌,冀以达成传承文化,永续国宝的展览初衷。
重回石渠
清代晚期和民国初年,原本深藏宫内的《石渠宝笈》著录的书画开始经历劫难,流散各处。随着故宫博物院的成立,尤其是新中国建立后,国家积极收集这些流失的国宝。在社会各界和故宫人的不懈努力下,通过调拨、捐赠、购买等途径,大量流失的国宝重新回到故宫,经过专家精心修复,由皇室秘藏变为全民公器,焕发出新的光彩。
本单元展出的这些「二进宫」的书画,件件皆是历史的珍宝,它们见证了封建王朝的兴盛覆亡,历经了沧桑变幻,书写了收藏的传奇。
考订辨伪
《石渠宝笈》著录的书画,虽然经典荟萃,但也有不少伪讹之作。长期以来,美术史家和古书画鉴定专家,对《石渠宝笈》著录的伪讹书画进行了不少考订和辨伪工作,成果显著。根据研究成果,此单元展出《石渠宝笈》著录的摹本、伪本和误定作者、时代的作品,并与传世真迹对比,充分展示真假之别,祖本与摹本之别,揭示了摹、造、改、代等造假手段,弄清《石渠宝笈》著录中误讹产生的原因,纠正著录之误。
编纂片——
皇家庋藏:
《石渠宝笈》著录书画的来源
继北宋宣和内府书画收藏高峰之后,清乾隆时期的内府书画收藏达至鼎盛。在继承明代内府藏品的基础上,乾隆内府书画的充实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购买;二是臣工进献,乾隆南巡途中又有“路贡”迎銮;三是籍没;四是乾隆早年收藏在登基后转归内府,《石渠宝笈》著录此类作品有三十八件。此外,乾隆还有数量相当的本朝作品,包括宸翰、宗室、词臣及院画家之作。至嘉庆朝,内府又新增法书名画二千余件。
君臣编著:
《石渠宝笈》编纂人员
《石渠宝笈》由乾隆、嘉庆二位皇帝钦命官修。初、续、三编编纂官共三十一人。编纂官参与内府所藏部分书画的鉴选、定级,进行著录,并审校誊清本。其中,初、续二编编纂官多为具有书画特长者,作品被《石渠宝笈》诸编著录。《石渠宝笈三编》编纂官在文献征引上用功更勤,做了大量的考订工作,引用书籍多达一百六十余种。
精覈无遗:
《石渠宝笈》编纂体例
《石渠宝笈》初、续、三编的编纂跨时七十余年。在《石渠宝笈》初编构成的基本框架之上,细分门类,详尽著录内府所藏历代、清朝佳作。至《石渠宝笈续编》成书时,终成书画著录体例之典范。嘉庆朝,再次遴选内府新增法书名画,仍循《石渠宝笈续编》定例,并有新的拓展,如完备的五朝宸翰、皇朝定义的集锦书画名目等。其著录的作品装潢亦形成了清内府独具一格的形式。
皇家宝藏:
《石渠宝笈》贮藏地点
《石渠宝笈》详注贮藏地点,以便检寻。随着内府所藏法书名画的增多,其贮藏地点遍及宫内、圆明三园(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西苑、三山(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和行宫(避暑山庄、静寄山庄)等处。《石渠宝笈》初编贮藏地点均在紫禁城宫内。续、三编贮藏地点已遍及上述诸处,分别达四十三处与八十一处。
皇朝秘笈:
《石渠宝笈》版本与鉴藏宝玺
《石渠宝笈》初、续、三编均有稿本与抄本。稿本为编纂过程中形成之本,抄本是成书之后由大臣誊写之本,当时只准词臣誊录数部供大内备览。《石渠宝笈续编》编成后命缮写正本五份,分贮乾清宫、宁寿宫、圆明园、避暑山庄和盛京五处。《石渠宝笈三编》主持者英和自请捐资缮录该编陈设本十部,今存世者过半。其中,《石渠宝笈》初编又有《四库全书》抄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又存《石渠宝笈》初编编纂时残留的稿本和数册编纂档案,是了解该书编纂的重要文献。故宫博物院亦藏《石渠宝笈》相关玺印,尤其是《石渠宝笈三编》中所用的五玺,甚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