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记忆——口述影像观摩活动

发布时间:2016-01-08浏览次数:335文章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活动时间:2016年1月12日、1月13日、1月19日、1月20日

活动地点: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24号楼

发布者: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相传,110年前,北京丰泰照相馆一次看似无意的“玩票”竟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门。

  中国电影,

  曾经是讲述人民苦难与呐喊的新现实主义,

  曾经是不同派别争执的意识形态,

  曾经是艺术与商业、精英与大众互动的理念与实践,

  是工业试验和技术探索、民族大旗和文化外交,

  也是故事演绎和情感表达、历史传说和人间传奇。

  对爱电影的人来说,

  是当时看了、想了、哭了、笑了、爱了的浓淡体验,

  是后来甜美、欢喜、悲伤、心酸、悠长的深浅追忆,

  电影,最终超越一切它曾经承载的意义,永恒闪耀。

  14年前,《小兵张嘎》中“嘎子”原型赵波的讲述,开启了老影人关于银幕与历史的记忆。

  14年,我们努力记录中国电影的发展。

  默片,有声片,左翼电影运动,大上海的群星璀璨,新中国电影一个又一个第一的诞生,十七年电影的跌  宕起伏,银幕上的劳动者和革命者,文革中的样板电影和三突出,译制片作为一种独立艺术形态的存在……

  14年,我们努力记录百年中国的记忆。

  30年代上海滩的十里洋场,民国时期古旧安详的北平,抗战中轰轰烈烈的救亡运动,奔赴延安的革命青年,弥漫在大后方重庆山城的浓雾,公演时激昂的口号声与歌声,沦陷区的屈辱与抗争,新中国成立的第一缕曙光,百花齐放与早春天气,运动中的委屈与凄怆。

  电影人口述史,1900人次,19万分钟的口述影像资料,首次大规模对外开放。你可以聆听百岁导演汤晓丹、陈鲤庭和王为一的回忆;首都电影院第一任经理华旦妮的悲喜人生;新中国译制片之父袁乃晨的艺术感悟;早期的“白毛女”扮演者王昆的歌声与叹息;传奇词人陈蝶衣的倾情讲述;中国电影史上那些经典背后的传奇,电影工作者们付出的智慧与汗水;还有更多鲜为人知的、属于个人记忆又关乎民族历史的生动讲述。

春节前最后一期开放:

2016年1月12日、1月13日、1月19日、1月20日

活动方式:每天上下午分别邀请8位“口述历史观察员”入馆。

观察员身份:对电影感兴趣的人,对历史感兴趣的人,对我们感兴趣的人。

观察员义务:记录打动你的片段,录下你的观察员感言。

观察员特权:观看从未对外开放、未经剪辑的电影人口述影像资料。

观察员挑选出的资料片段将与观察员感言共同制作成短片,在网络平台播出。


报名方式:

1.活动免费参加,您可以通过点击微信公众号“人民记忆”首页“参观导览”中的“光影记忆”填写预约观影信息。预约成功后,在“我的预约”中可查阅,如有事不能来馆观摩,请提前在“我的预约”中取消。

2.发送“姓名+联系方式+参观时间”至邮箱“guangyingjiyi@yeah.net”,工作人员会在24小时内给您回复,请注意查收。

3.工作日直接拨打电话 010-65783833/34进行报名。

活动地点:中国传媒大学崔永元口述历史研究中心

详细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24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