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富鼎:吹尽黄沙始到金

发布时间:2017-07-07浏览次数:2613文章来源: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办公室

编者按:张富鼎,中国传媒大学2017届文艺学硕士毕业生,研一通过审查考核被选入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班培养。2017年经过层层选拔,进入外交部工作。盛夏七月,毕业之际,记者采访到了张富鼎,让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成长故事,感受一名准外交人员的风采!


青春是座不灭的灯塔,无论何时,当你远行在梦想的海阔天空,蓦然回首,总会看到曾经的执着点亮的许许多多的未知,会在无数个平凡时日的努力拼搏之后焕发出别样的色彩。中传是一个铭记我们的青春和梦想的舞台,每一个曾经行走、正在行走和即将行走在这里的人都是幸运的,她永远注视着她的孩子们穿过人生最美丽、最难忘、最激情、最出彩的年华,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成为搏击人生的弄潮儿。

——张富鼎


学习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翻开张富鼎的个人简历,记者发现在“实践经历”这一栏,不乏一些中央媒体的实习实践经历。“我本来就是闲不下来的人,来到传媒大学以后更是这样,良好的中文根基为我打下了学好新闻的基础,加之在国新班的系统严格训练,很快就掌握了新闻采访写作方面的技巧,与人沟通交流也更加的顺畅。凭着这点,我在外交部的面试中占了很多优势。”张富鼎跟记者笑谈,国新班的老师教会自己很多,同学们也都很优秀,自己更享受和这些人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的时光。



在丰富自己学习实践经历的同时,张富鼎积极参与科研,在研究生期间参与了两个重大课题的研究工作,还担任一个课题的负责人,独立撰写了约三万字的内容。张富鼎还在《现代传播》、《中国文化研究》等期刊发表了五篇学术论文。谈起做科研的感受,富鼎表示,这个过程很累,但看到沉甸甸的成果,会油然而生很多的成就感。一方面,做科研让他接触到了很多前沿的学术研究动向,了解到前沿的学术理论,学会研究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科研也让他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做课题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我们小组有七八个人,由导师和博士师姐具体指导,这些对于我们而言是一次很好的科研训练。”富鼎说。


用文字丈量世界

除了搞好专业学习,开展课题研究之外,张富鼎还积极进行文学创作,写诗,写散文,写评论,甚至写充满韵律感的古典辞赋。2016年9月,富鼎出版了三十余万字的作品集《昨天》,收录了他十余年间的古诗、新诗、辞赋100余首、文章100余篇。资深教授张晶、新闻学院院长刘昶,两位导师欣然为他的书作序。


“从11岁起,富鼎就对世界怀有挚情,并用文字去推敲和表达。他殷切地保留着用文字丈量世界的习惯,这种持续的、深情的投入,将一种亲历者的鲜活感悟,注入到了成长文本中。有灵性的文字大抵如此。”导师刘昶在书序里这样评价其创作风格。



导师张晶在书序中也给予了富鼎极高的评价:“他(富鼎)这部集子里有自由诗,有古体诗,有赋,而且在这几方面都显示出了不同寻常的才华。在他这个年纪的青年人中,能有这样驰骋于不同文体者还鲜有所见。”


意志与坚持,激励自己前行

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共产党员……一大串奖励等荣誉记录了张富鼎的成长成绩,但他并未满足于此,他笑说自己更愿意“全面发展”。高一的时候,受同学鼓动开始跑步,一坚持就是十年。为了挑战自己,他参加过2016年天津武清国际马拉松比赛,也在2015年和7个“驴友”一起进行过318川藏线全程骑行。“我的父亲就很喜欢骑行,他骑行了大半个中国,走南闯北,曾经从开封出发,骑到江西,从江西到深圳,后来又骑行到福建。”聊起父亲的骑行经历,富鼎满脸的骄傲。


骑行川藏线是对体力和意志力的重大考验,富鼎和他的7个驴友彼此鼓励,经过20多天的坚持,顺利完成了骑行穿越的任务。期间遇到的困难与艰险难以想象,但他没有放弃。“一路骑行,学到的东西远不止骑行那么简单。”这是他的收获与感悟。



“我很喜欢挑战自己,去做一些看似没有可能完成的任务。”2016年7月,张富鼎参加了由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跟随“共铸中国心”医疗专家小组深入到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以志愿者的身份,在海拔4000余米的理塘县完成了本次公益活动报道。谈及这次经历,张富鼎感触颇深。海拔4000米,高原反应非常的强烈,他和几个志愿者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坚持将采访工作完成。


“当时小组里很多志愿者的高原反应都很强烈,但大家谁也没有退缩。尤其是看到当地群众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后,我们就更不能轻易说放弃了。”在采访之余,富鼎还和同伴一起,跟当地人聊天,重走长征路,感受藏族同胞独特的人文情怀。  


“如果生活是一株含苞待放的杜鹃,我们愿用奉献之水倾心浇灌。”对于未来,富鼎希望自己继续前行,将脚印踏满世界各地,用文字记录下自己作为一名外交工作者的点滴,酸甜苦辣,感悟与思考。

(编辑:尚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