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最新更新

“2021视听中国前沿论坛•暨短视频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办

来源:戏剧影视学院    2021-07-28   作者: 浏览量:398

(通讯员 李旷怡 吴予澈)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和中共海宁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2021视听中国前沿论坛•暨短视频学术研讨会”在中传国际交流中心举行。

2021视听中国前沿论坛•暨短视频学术研讨会现场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著名高校、研究单位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和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美兰德咨询等多位业界负责人参加论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等相关部门代表也参加了此次论坛。在网络视听领域,这是首次由专家学者、业界人士和行业代表共同举办的高端学术论坛。

 段鹏副校长致辞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段鹏教授在致辞中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我国将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时间表,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也提出了“视听中国”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高端论坛研究我国“网络视听”发展,特别是“短视频”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

罗建辉副会长和关玲院长先后致辞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会长罗建辉、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院长关玲随后分别致辞,期待此次论坛更好地引导短视频服务于人民生活和社会事业发展。

2021视听中国前沿论坛上发布的短视频学术研究报告

本次论坛讨论的重要内容是主办方正式发布,我校赵晖教授课题组、复旦大学孟建教授课题组联合完成的《短视频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报告》和《中国短视频研究现状与发展报告》。

《短视频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报告》以习近平主席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要讲话精神为导引,在认清国际传播的新格局与误区基础上,着重就“短视频提升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影响力”进行分析研究。该报告从我国短视频在海外传播的历程、现状、意义、启示等多维度切入,阐述了我国短视频平台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的过程,以及取得成绩、存在问题和未来发展。

赵晖教授发布研究报告

赵晖教授解读这一报告时指出,在“媒介化社会”的当下,我们迎来了产业视频化的黄金年代。新技术、新观念催生新传播形态,传媒产业的大变革超越了以往任何时候,人工智能加持传媒产业,每个人都有望成为信息的生产者、上传者、接受者和传播者。在四位一体的新媒介视听时代,信息更为多元、全面,也更富有个体风格特征。这种新视听生产方式和传播形式带动了视频的自主生产,并搭建在海外中华文化的多元应用场景,进行网络社交圈层建构,形成中华文化的线上“朋友圈”。认识好、创作好、传播好短视频,是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中国短视频研究现状与发展报告》是对短视频“研究之研究”的研究报告,开短视频研究方法创新先河。这份报告基于中国知网自建库至2021年3月31日收录的短视频文献2292篇,应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从发文数量、研究机构、发文作者、关键词、文献来源、研究热点等维度全面分析了我国短视频领域的发展现状与特点。

孟建教授发布研究报告

孟建教授解读报告时指出,短视频目前呈现出极速发展态势,它极大变革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既是生产力的变革,也是人类交往方式的变革,更是重要的文化变革。人类向数字时代和网络视听时代的全面迁徙,是一个时代性的课题。媒体发展的实质是马克思论述的“精神交往”。我们今天深入讨论“短视频”课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探讨当下媒介化社会过程中,人类如何用短视频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美好的“精神交往”。

这两份历时半年多攻关完成的学术研究报告,受到与会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和好评。他们一致认为,两份学术研究报告紧贴时代、追踪前沿、锐意创新、契合现实,其中的诸多研究发现和对策建议,对于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和网络视听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与会人士表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媒介化社会”这一历史进程和时代机遇,并将短视频的创作、传播和研究很好地融入“视听中国”的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学术界要在网络视听研究领域投入更多精力,付出更多劳作,贡献更多智慧,为把我国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而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论坛由我校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张宗伟教授主持。《短视频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现状与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短视频研究现状与发展报告》也将在近期上线。

(编辑 王雷亭)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