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授寄语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14-10-16浏览次数:564文章来源:中传电视台

    1010日至11日,我校举办了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以“传播的变革与创新”为主题,切实探讨媒介融合、专业主义、议程建构、媒介与性别、健康传播等新闻传播研究重点议题。研讨会期间,我校电视台记者访问了复旦大学孙玮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李喜根副教授、我校何苏六教授和曹培鑫副教授,教授们针对此次研讨会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

    复旦大学孙玮教授——新闻研究范式需要创新

    这次参加研讨会的同学虽然都是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但跨学校交流仍有些特别的意义。

新闻传播学学术、实践的变化非常大,各地的经验既丰富,又有很多特殊性。基于不同的经验,大家聚集在一起进行学术讨论,可以聚合各方面的本土经验,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次主题是“传播的变革与创新”,我们不仅关注传播实践的变化,并且对传播学研究本身也提出创新的要求。世界范围内新闻传播学的巨大变化,要求我们在理论上进行回应,在既有的新闻研究范式上进行创新。

    香港城市大学李喜根副教授——学者需要有国际视野

    每年一次的学术联盟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同学们有了研究成果后有了平台进行交流,同时还有诸多老师们对同学们的研究进行比较详细的点评。通过点评和互动,同学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这是非常好的机会。

    现在这个时代几乎每时每刻都面临传播方式和内容的创新,面临这么多变化,学生和学者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我自己认为学者需要有国际视野,不仅把着眼点放在具体传播形式上,还需要通过与国际学者交流,把视野放宽,使传播学的成果不仅是就事论事的描述,而且能够产生新知识。

    我校何苏六教授——年轻学子应有做学术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

    对学生来讲,参加大型会议机会比较少,这次学术研讨会为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读研究生期间有这样的机会,对于增长学术视野、激发科研的热情兴趣、找到好的科研方法都是很难得的。

港澳台学校学生的学术视野、研究方法和观念更国际化一些,关注的东西更现实一些。我们有很多东西要学习,首先要享受学术研究的乐趣,不能把学术当做一种负担。第二应该带着一种问题意识关注我们的社会,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第三是应该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找到好的选题,要关注身边的事情,有能力也要关注国家大事。另外我觉得学术是需要规划的,做学问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需要深厚的学术积累。现在年轻人有很多思路和想法,但关键是要心静下来找到踏实的选题。

    我校曹培鑫副教授——内地学生需加强研究规范性训练

    学术研究非常依靠研究者的独立研究,但研究者同时也需要关注学术共同体中的同行们在做什么,学术联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让大家互通有无,关注共同体内其他人做什么,是一个非常好的沟通交流的平台。

    作为一个点评教师,我看到了传媒大学学生和全国各地学生之间存在些许差异。整体上讲,港澳台学生的研究方法非常规范,相比之下内地的研究存在一定差距。看到差距在哪里,这也是交流的一大目的,相信未来一段时间内本土学术研究会有很大进步。